昨日上午,浙江举行2025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总体来看,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
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褚英国介绍说,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浙江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增长6.0%。浙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向稳”“结构向新”“企业显润”三方面特点。
褚英国解释说,“速度向稳”彰显了我省经济增长的韧性与均衡态势。从GDP指标看,上半年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从供给侧看,三大产业均保持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6%。从需求侧看,“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出口增长9.1%,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二。
“结构向新”凸显了我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动能加速集聚的转型成效。全省各地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明显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平均水平。
“企业显润”凸显了我省民营经济大省的发展底色。截至6月末,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100万户,其中在册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超95%。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2.24万亿元,增长8.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1.9%,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6.6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民营企业营收增长9.4%,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70%。
此外,上半年,浙江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三涨一平四降”,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上涨8.5%、1.8%和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平;医疗保健、居住、食品烟酒、交通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1%、0.1%、0.6%和3.0%。6月份,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1%。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8%和3.3%。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5%和5.5%,环比分别下降0.2%和0.8%。
浙江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7%,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58.8万人。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93元,名义增长4.7%,实际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86元,名义增长5.7%,实际增长5.9%。从收入来源看,全省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4%、5.5%、2.6%和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7,比上年同期缩小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