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藏自治区30名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一线职工代表抵达金华,开始为期十余天的疗休养。一线职工穷布拍了好多照片,他说要把金华推荐给家乡的亲朋好友,“也欢迎你们来西藏”。
多年来,金华工会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大力采购对口地区农副产品、引导职工赴当地疗休养、协助培育高素养产业工人队伍等务实举措,有效深化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工会力量。
疗休养互认 绘就“山海情深”共赢图
金华与对口地区合力构建疗休养基地互认互推机制,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2019年,青海、四川、重庆、新疆、西藏等地被正式纳入疗休养目的地,并优选推出8条精品线路。2023年,金华市总工会赴巴中、四平对接,共同认证7家疗休养基地,为职工赴对口地区疗休养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同时,立足对口地区资源特点,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具有长远“造血”功能的优质疗休养项目,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2021年以来,金华市借助“八婺工疗”等平台广泛宣传,累计组织1.93万人次职工赴对口地区疗休养,直接带动当地消费超8400万元。
消费帮扶 打通东西协作新通道
今年1月,9000余份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帮扶礼包”运抵婺城区,并在春节前发放到全区各级工会职工手中。“此次购置的农特产品有道孚黄花、牦牛肉干、苹果干、青稞酥等九大类,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参与消费帮扶的积极性,助力对口支援地区经济发展。”婺城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菊香介绍道。
2019年,金华市总工会创新“以买代帮”模式,明确要求基层工会年度福利总额30%以上用于采购对口地区优质农特产品。通过精心遴选“金农好好”等20家推荐销售单位,搭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平台,有力拓宽了帮扶产品销路。
2024年,金华消费帮扶产品目录持续扩容,重点聚焦四川巴中、甘孜州相关县域及市内武义、磐安的特色农产品。为确保帮扶实效,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年度销售四川农副产品低于50万元的单位将失去推荐资格。据统计,自“以买代帮”模式建立以来,每年推荐销售单位对口地区农产品销售额超1亿元。
技能+文化 搭建人才交融“连心桥”
金华市总工会重视发挥技能人才在交流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参与对口地区特色技能竞赛。2023年5月,金华技术工人张育宁赴四川巴中参加茶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与160名选手同台竞技。凭借扎实的评茶技艺,他斩获大赛三等奖,并现场传授浙江制茶工艺。“以赛促学、以赛提技,实现了技能提升与精神激励的双重目标。”金华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民生领域,金华市总工会坚持“对口地区有所需、金华有所应”,逐步完善劳务协作精准对接机制,鼓励和引导金华企业积极吸纳甘孜州、巴中市务工人员,并根据双方职工需求,点对点提供就业帮扶,配合人社部门举办对口帮扶专场招聘会,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金华市总工会还对甘孜州、巴中市困难职工、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助学帮扶圆梦活动,重点向建档立卡户倾斜,精准落实到户到人,确保帮扶效果。
此外,金华市总工会心系对口地区职工文化需求,大力支持新疆温宿县工人文化宫建设,为当地职工打造精神文化新家园。
从职工福利的精准落地到消费帮扶的渠道创新,从疗休养资源的双向奔赴到技能文化的深度交融,金华市总工会正以职工所需对接对口地区所盼,将工会组织的关怀与力量,切实转化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