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工会新闻

“小创新”撬动“大发展”

发布日期:2025-05-15 16:23:56   作者:金钧胤、胡翀、李凡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阅读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下,浙江涌现出一大批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的创新实践者。他们用岗位上的点滴突破,诠释着“小创新”成就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本次邀请四位全国劳模,听他们讲述如何立足本职岗位,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攻坚克难,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开拓进取,在未来产业培育生长中大胆探索的故事。

  宁波北仑第一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资讯科技部经理、副主任工程师李圭昊:2010年大学毕业后,我入职浙江海港集团成为了一名码头电气修理工。15年来,我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笃定执着,扎根港口大型装卸设备创新技改一线。

  有一次,我所在的班组接到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改造两台服役近20年,因电控系统老化、故障频发濒临“退役”的龙门吊,而停产的核心配件更让维修改造看似天方夜谭。面对挑战,我主动请缨扛起改造重任,连续日夜奋战3个月,最终助力传统码头设备重焕新生。

  后来,随着技能累积和工作需要,我被调到了桥吊电修班,参与更多类型大港重器的维保重任。我领衔的“李圭昊创新工作室”连续攻关了《降低桥吊一小时故障率》《降低桥吊电缆卷曲机构的故障率》等项目,并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QC成果,我们团队创造的“基于毫米波通讯的全自动轮式龙门吊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不仅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更助力将单台龙门吊改造周期压缩至30天。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王光挣: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劳模工匠,我很荣幸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中国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跨越,也很荣幸能把自己的一些小创新融入到跨越式发展中。

  我职业生涯的起点始于仿制模具和产品,但“抄”只是技术积累的初级阶段,“创”才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曾有一次公司面临产品迭代,重新开发模具成本高昂,我带领团队对原有模具进行适应性改造,成功将开发周期缩短50%~60%,仅此一项便为企业节省近千万元成本。

  每当看到这些加工模具,我都感慨万千。当年这些“铁疙瘩”可让我吃足苦头——全靠手工打磨,精度差得让人窝火。后来咬牙进口国外产品,每次拆装都恨不得把每个螺丝位置刻进脑子里。在一次次使用、研究、改进的过程中,如今国产化、机械化、高精度的加工模具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全面替代。以前进口车意味着品质保障,如今我们国产模具生产的车也出口了,还成了国外消费者的“香饽饽”。

  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部主任韩其芳:我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从电缆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拉丝工序的铝导体拉丝工做起。入职第二年,就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好学肯干的韧劲成为了交联生产线班长。

  当时,生产线投入使用不久,我发现每次开机都会产生300多米的废线。“正常损耗,无法避免。”外国专家十分肯定。但我却“不服气”,就和这台高8米、长180多米的机器“犟”上了。对照英汉词典,一词一句地翻译理解,最终通过在密封上的“小创新”,独创“二次密封操作法”,将开机废线从300多米减少到小于30米,当年就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80多万元。

  这让我尝到了创新的甜头,想让更多人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中。30多年来,我领衔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培养出高级工及以上技术骨干50余人,带领团队攻克了40余项技术难题,并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等大型赛会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技师张利华:很多人问我,是怎么从一名普通缝纫学徒工成长为劳模工匠的?我想,在劳模工匠的成长路上,离不开创新这两个字。特别是我所在的服装行业,更需要在传统中寻找新解法,体现产品的差异性。

  创新是基于实际需求的智慧突破。在服装研发中,版型数据散乱、部件资源难整合是痛点。为此,我带领团队创建服装版型库和部件库,将实物资料转化为云端数据资源,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研发成功率。我始终把创新工艺作为自己的原动力,已带领团队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和11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粗犷面料锁眼结构》《一种服装用网眼布锁眼结构》等4项发明专利不仅大大提升了服装美观度,每年还为企业节约100余万元。

  人们的审美在变,服装行业的创新永无止境。这段时间,我带着团队尝试将AI技术融入研发设计中,让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产生更加耀眼的火花。

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张艳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