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文确认首批48家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名单。我省的宁波市工人文化宫、温州市工人文化宫和海宁市工人文化宫位列其中。三家工人文化宫各具特色,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宁波市工人文化宫坚守“工”字初心,倾力打造以“阵地有优品、文创有精品、活动有新品、培训有名品、服务有诚品”的“甬宫有品”发展路径,努力成为新时代职工文化高地的建设者。该文化宫着力完善市五一广场这一宁波工会新时代阵地“坐标”的建设,立足“两性两化”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广场的服务功能性。连续多年举办职工原创音乐大赛,创作评选一批优秀职工原创歌曲,为传播红色文化、“工”字文化提供优质载体。坚持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不断提升职工艺术团、职工体育俱乐部“一团一部”的覆盖和水准,打造“甬工”系列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打造“甬工”系列职工文化特色品牌,不断完善“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组织劳模工匠开展“送文化、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送健康”等活动,促进完善师徒帮带机制,扩大“工匠沙龙”品牌影响力,聚力擦亮劳模底色。
温州市工人文化宫经过公益回归、局部功能改造提升,确定了“树立品牌,培育团队,两化运作,构建生态”的实践探索。该文化宫创新打造工会特色文化服务品牌,“职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瓯江夏夜演出季”“灯谜大家猜”“我最善辩”“匠心荟”等特色品牌项目深入人心。今年,又打造了“娘家人来了”文化点单走基层活动。逐步建设数字文化宫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系列“云”文化服务,推出“云课堂”“云展览”“云运动”,打造线上版运营“生态圈”,有效延伸服务半径。
海宁市工人文化宫聚焦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党政所盼、工会改革、职工所需,突出公益和服务两大属性,积极探索新时代文化富工新路子。该文化宫成立“爱在四季·工会有约”公益大课堂培训基地,打造“15分钟公益文化服务圈”,积极探索文化富工新模式。以“回归公益、聚焦主业、自主经营、依法监管”为发展思路,明确服务阵地、资金保障、规范合作机制等,确保服务阵地回归公益,积极打造文化惠工新样板。聚焦“匠心筑梦”,高质量实施 “人才孵化”战略,聚焦重点群体,高质量实施“精英引领”计划,聚焦社会和谐,高质量实施“就业安全”行动,开启技能致富新路径。大力开展文化惠工惠企服务活动,锻造一批新时代工会铁军,进一步提高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焕发文化事业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