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总工会2024年“浙江金蓝领”榜单揭晓,共有149名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选手获此称号。浙江省地质院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所工程师潘少军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与个人“双料冠军”之姿荣耀登榜。从荒山野岭的孤勇者到行业标杆的“金蓝领”,他以地质锤叩问大地奥秘,用初心淬炼职业成色,在浙江地质找矿事业中刻下新时代工匠的铿锵足迹。
【深耕一线,铸就地质匠心】
地质填图是大地肌理的解码书,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区域地质调查的“活地图”,潘少军年均130余天扎根野外,在无人的山区用毅力和对地质工作的热情开辟出一条条调查路线,于断崖处寻找一处处新鲜地质露头。从浙西喀斯特地貌到东海之滨火山岩带,他累计完成路线调查6000余公里,足迹遍布浙江各地市,将传统“锤子罗盘放大镜”与现代数字填图技术深度融合,把野外现象精准地展现在地质图上。正是这种“宁绕十公里,不留一空白”的执着,让他从“填图小白”成长为地质填图技术能手。
【迎难而上,彰显责任担当】
2021年盛夏,建德溶洞资源调查与杭州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双线作战的攻坚战打响。面对4个月完成全区溶洞调查与研究报告编写的“极限挑战”,他白天攀岩入洞采集数据,夜晚挑灯编制规划文本。在项目交叉的这段时间里,他带领项目组攻坚克难,按照要求顺利完成41处溶洞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按时提交了各项调查成果资料及研究报告,并完成了杭州市矿产资源规划文本和调研报告的编制工作,两项成果均获评审专家和主管单位的一致好评。项目组成员感慨:“与潘工一起工作很累但很开心,收获很多。”
【无惧艰险,坚守初心使命】
在平阳满田,他攀爬垂直高差600余米的双尖山、龙井山,追索地层及构造的变化特征;在建德,他顶着心里的压力多次深入无人管理的幽暗溶洞,只为数据测量更加精准、调查结果更为可靠。野外调查期间,面对毒虫肆虐的丛林、信号断绝的深谷,潘少军始终冲锋在前,主动承担较为艰巨的调查路线,无论山高水险、严寒酷暑从来不曾逃避,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路前行、一路坚守。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他投身于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穿坏了多双登山鞋,磨破了数个地质包,以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为浙江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每一块岩石都是地球史书中的文字,我们的使命就是破译这些亿万年密码。”在荣获“金蓝领”称号时,潘少军依然保持着地质工作者特有的质朴与谦逊:“这份奖状不仅让我感到无比自豪,更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将激励我继续前行,不断探索,取得更大的突破。”
在他身上,“金”是千锤百炼的技术成色,“蓝”是仰望星空的职业情怀,“领”则是敢为人先的先锋担当。当更多“潘少军”们奔跑在地质强国的赛道上,浙江大地的层叠岩层间,正闪耀着技能报国的时代光芒。
(供稿:省地质院工会、省地质院地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