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每周点赞 | 心中有光的童老师——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童丽君

发布日期:2024-09-13 14:48:46   来源:  

阅读量:

“我希望做我的学生和家长是幸福的。”——这是童丽君老师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候给自己的立下目标。

所以每位孩子在童老师心里都是天使,给予孩子公平、正义、知识和方向;每位家长都是共同教育不可缺的部分,给予家长尊重、理解和指导。

所以童老师取得很多成绩,更是获得所有学生和家长的认可,非常值得赞扬。

时间过得很快,童老师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了二十八年,由“青丝”干到了“白发”,但您看到童老师的笑容,依旧那样纯粹。秘诀是什么?

爱心,让她走上支教之路

得知滨江区局党委要从学校选派教师赴麻江县开展挂职帮扶工作,童老师积极提交申请,主动请缨。经组织同意,于2018年8月27日,踏上赴麻江挂职帮扶之路。

因考虑到滨江与麻江地区差异和师资力量不同,童老师来到麻江二小采用推门听课,及时了解麻江老师情况,因此,每学期下来,童丽君听课光有记载的,就有一百余节、写满九本听课本。

听完课,童老师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根据听课所得,针对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举行全员培训,大家满意而归。

接着,针对二小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她结合实际,在教学处协助组建各有特色的六个教研组,为全校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提供平台,并陆续取得许多好成绩

童丽君副校长挂职一年多,她把学校当做家,把老师当作兄弟姐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真心传教、用心育人,使我们得到提升、学校得到发展。”二小陈秀丽老师真诚说到。

第二、经过一学期的调研,在麻江县委组织部建议下、县教科局的帮助下,于2019年5月22“东西部扶贫协作童丽君名教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学员达三十多余名,而且因为有丰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送教活动等,又吸引并加入了四位老师,由此学员成员覆盖全县七所小学。

因此磨课、评课、议课的工作室常态,逐步成为麻江县个个学校的教研常态,为全县小学教师教育水平提升提供了模式和保障。

另外,童老师还不顾麻江山区道路崎岖,自己搭班车,亲自下基层进行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工作。一学期,她跑了麻江县九所乡村小学,如基东小学、乐坪小学等,让当地老师很受感动,默默跟着一起参与教研活动并来提升自己。

成效也很明显,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积极为麻江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第三、童老师除了一直奋战在教师培训、教研组建设、家校建设、图书馆创建、拓展课程开设等工作中,还积极为麻江县贫困学子找资助,把爱心播撒在贵州大地上。

她积极争取滨江有关部门和爱心人士的支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麻江帮扶工作中来;还利用杭州滨江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寻求赞助创建了第二小学书屋,为二小师生配备3500余册图书,还为学校争取演出服、学生评比奖品等赞助物资;牵线滨江文明办爱心日活动为麻江县、锦屏县、黎平县、从江县四个县贫困孩子送来衣服等赞助物品,累计达到25万元左右。

第四、2020年1月结束支教工作返杭后,童老师还一直记挂工作室工作、记挂二小三小办学困难、记挂孤儿们资助等问题。所以,结束支教后,每月继续工作室线上开展学习分享活动、送教下乡磨课活动;牵线联系了四名爱心人士资助了五位孩子学习生活;为二小拉得二十台新电脑、三小一百床新被褥等赞助。

因此,2021初,在春节来临之际,滨江区教育局还收来自麻江县教科局感谢信,感谢童老师一年多来的努力付出。

是爱心,让童老师拥有那么纯粹的笑容。


真心,让她奔波在教育一线

支教回来,童老师听从学校安排,做班主任和任教语文。其他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支教回来应该往行政岗位上,可以轻松一点。

但童老师说:贵州那么艰苦的环境,那么多老师都在默默奉献。我们生活在杭州、工作在杭州,已经很幸福了,所以无所谓在哪个岗位,不过在任何岗位必须认真对待。

您看,童老师接了班,首先给每个孩子和家长去了一封信,希望通过信来架起交流的桥梁;接着,开学后,又逐步利用周末或者晚上一户一户去家访,把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一一记于心中,最后针对性开展孩子的思想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对学校、对家庭、对国家都充满希望和热爱,做个健康向上的好学生。

语文教学,童老师以学生一生的学习发展为计划,根据年段要求开展教学,学生学语文兴趣、养成学习好习惯、发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为将来求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但因为劳累,一学期下来,童老师就生病做手术。休养没多长时间,因为不放心班级孩子的学习,童老师在行动都困难的前提下还是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上课、做行动的引导者。

因此孩子和家长们都非常感动,对童老师充满着感激和敬佩,都说:做童老师的学生和家长非常幸福,是一生的荣幸。

童老师听了哈哈笑开了怀……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身在校园,胸怀教事,坚持初心,童老师始终努力奔波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

做一名爱思考、心里有阳光的老师——这是童老师的追求,更是一名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编辑:叶卓翰   责任编辑:叶卓翰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