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工会> 产业工会> 省财贸工会> 经验交流

关于新时代创新开展基层央行工会女工工作的探索

发布日期:2022-06-28 15:45:45   来源:  

阅读量:


  长期以来,女职工工作都是基层央行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深化女工工作,是工会组织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七大、妇女十二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如何引导基层央行女职工在新时代岗位建功,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同时在维护女职工权益、提升女职工满意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是基层央行工会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金华市中支女工工作整体情况

  (一)金华市中支女职工总体情况

  以金华市中支机关为例,共有女职工59名,占机关在职职工总人数的40.7%;30周岁以下、30-40周岁、40周岁以上的女职工占比分别为36%,39%及25%,平均年龄为36周岁;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女职工27人,占女职工总数的45.8%,高学历女职工年龄均在40周岁以下(见图一);金华市中支籍贯为金华地区女职工有45人,其中县(市)女职工25人,占女职工总数的43%,省内其他地市女职工5人,占女职工总数的8%,外省女职工9人,占女职工总数的15%(见图二);具有副主任科员以上职务的女职工有20人,占女职工总人数的33.9%(见图三)。总体来看,金华市中支女职工年龄、学历等分布较为均衡,女职工以金华籍为主,在职务晋升方面,女职工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图一:2020年6月底,金华市中支女职工年龄及学历分布占比情况。)



  (图二:2020年6月底,金华市中支女职工籍贯分布情况。)



  (图三:2020年6月底,金华市中支女职工职务占比情况。)

  (二)女工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难点

  1、女职工时间精力有限。大多数女职工身兼数职,除了在央行岗位上建功立业外,在家庭生活中还要扮演妻子、母亲等角色(见图四),家庭生活的重担大量消耗了女职工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些需要占用休闲时间或长时间持续开展的活动,受家庭等诸多原因限制,女职工往往无法参加或无法持续参加,活动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



  (图四:2020年6月底,金华市中支女职工婚姻生育分布情况。)

  2、女职工工作认可度不够。相较于男职工,女职工更擅长于细腻、细致的操作型工作,在部分需要创新性思维的领域较薄弱,要想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对女职工认可度不够体现在对于基础性、日常性工作褒奖的平台稍窄,此外女职工在晋升上不占优势,工作上成长的空间相对较小,以金华市中支为例,男女职工有职务的比例分别为51.2%、33.9%(见图五)。


(图五:2020年6月底,金华市中支男女职工职务相关情况。)

  3、女职工活动经费有限。工会经费需要最大程度体现全员普惠,女职工活动经费支持有限。近年来,金华市中支女职工活动经费均保持在150元/人/年之内,但随着物价及人工费用的上调,要办好女职工活动,经费支持是一个重大要素。

  4、女职工个体差异较大。女职工集体活动的“经济效益”是与参与人数呈正比的,简单来说,就是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人越多,活动费用的平均成本越低,但由于女职工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关注点等存在较大差异,个体需求呈现多样性,因此女职工活动的“经济效益”无法取得最优化。

  二、金华市中支女工工作开展情况及特点

  近年来,金华市中支工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充分认识女工工作在基层央行中的作用,紧跟时代步伐,切实引领女职工建功新时代,同时也关注女职工身心健康,为女职工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真正成为女职工的“娘家人”。

  (一)紧扣主线,营造积极奋进氛围。

  金华市中支工会按照上级行工作部署,以“巾帼心向党、巾帼建新功,巾帼暖人心”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如“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创建工作交流活动,“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等,以此引领女职工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时代风尚。以“巾帼建功新时代”为主题,鼓励女职工参与各业务条线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运用内部网站、内部刊物等,搭建女职工工作展示平台,关注女职工在服务央行,服务地方中展现出的扎根岗位、默默奉献的平凡事迹。以“三亮”活动为契机,宣传女职工先进集体、个人事迹,鼓励全辖女职工向先进学习,来带动整体女职工岗位履职的热情。

  (二)加强保障,强化暖心服务举措。

  金华市中支工会在加强女职工保障、细化女职工服务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女职工归属感。一是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女工的保障,建立关心关爱女职工,特别是特殊时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及困难女职工的相关制度,建立女职工参与行内事务机制,重视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的采用。二是从关爱角度,加强对女工的服务,对女职工身体及心理方面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辅导,保障经费落实,在体检、保险等方面继续做好保障,完善“女职工关爱室”硬件设施,把对女职工的保障落到实处,开展“和谐亲情”爱心社,缓解女职工看护孩子的压力,增加亲子互动时间。三是从细节方面,在困难女职工慰问、生育慰问等环节体现服务细节化,了解女职工需求,真正走入女职工内心,带给她们如沐春风般的关怀。

  (三)创新载体,全面提升女工素养。

  金华市中支工会在创新女职工活动上,不断突破,紧跟时代潮流,突显时代气息,以“互联网+”形式,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提升女职工活动质量。一是每年在“三八”节组织开展才艺等技能培训,邀请专业级老师来为女职工开展插花、烘焙、油画、公务礼仪、舞蹈等培训,提升了基层央行女职工的修养,在“六一”等特殊时点开展亲子类活动,提倡家风文化,增进亲子关系。二是鼓励女职工积极参加全行性文体活动,通过包容度更高的女职工活动,从中挖掘出更多热心工会工作、有艺术、体育特长的积极分子参与到工会活动中来;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创造个性化展示平台,积极运用“央行智慧工会”、“博看书院”APP等网络工具和“朋友圈”等新形式开展集体活动,线下组织才艺学习、运动减压,倡导建康生活,提高女职工与新鲜事物的融合度、参与度,让基层央行女职工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推动基层央行工会女工工作的建议

  (一)更新女工工作理念

  一是牢记政治职责,承担好引领使命。工会女工委要充分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切实承担起引领女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增强女职工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学习、演讲征文、主题教育实践等方式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二是把握时代主题,强化女职工“主人翁”意识。工会女工委要引领女职工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基层央行高效履职,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担当作为,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要着力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先进典型宣传、先进评选推荐等让女职工中的先进被看见,引领机关女职工在各自岗位争先创优、力创佳绩。

  三是突出基层央行女性特点,培养女职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工会女工委要善于挖掘基层央行女职工的向美、向善的一面,引领女职工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培育女职工阳光心态。要充分发挥女职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优势,以此推动文明家庭建设,创造温暖小家庭。

  (二)保障女工工作成效

  一是在组织建设方面,加强女工队伍建设。挑选出对工会活动热心、有一定特长、有带头作用的女职工夯实女工队伍。同时不断深入了解每位女职工的特点,鼓励兴趣爱好相同的女职工建立活动小组,扩大女职工的“朋友圈”。目前金华市中支已建立了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健身、舞蹈、朗诵等女职工活动小组,以小组方式灵活开展女职工活动。

  二是以“暖人心”为主线,主动为女职工提供细致服务。关注女职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及情感需求,在新入职、婚恋、孕产期、育儿期、中年期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给予减压及心理疏导,让女职工平稳度过各个转折期,适应各个角色转换。为缓解女职工时间精力不够的问题,金华市中支工会将继续以“和谐亲情”爱心社为主要形式,采取专职教师与我行志愿者双看护的管理方式运作,不断延展亲子活动外延,创造亲子活动条件,使女职工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工会活动。

  三是做好资金预算,保障女职工活动支出。为更好完善硬件设施,为女职工创造更舒适的活动场地,满足女职工希望多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需求,金华市中支工会在年初做好女职工活动项目资金预算,保证女职工活动有效开展。通过软硬件设施的提升,让女职工走出自己“固定圈子”,使“职工之家”成为女职工增进友谊的场所。

  (三)搭建女工成长空间

  一是搭建女职工岗位成才平台。鼓励女职工围绕央行履职,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各项劳动和技能竞赛,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助力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服务,在比学赶帮超中实现个人价值,激发创先争优、奋勇拼搏的斗志。推荐优秀女职工参与专业先进、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的评比,为女职工争取先进职工疗休养名额,加大对女职工基础性、日常性工作的褒奖,让女职工在工作中提升获得感、成就感。

  二是搭建女职工巾帼建功平台。以女职工“三项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好“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巾帼建功标兵”、“文明家庭”推荐申报工作。发挥好各级“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巾帼建功标兵”带头推进的作用,开展经验介绍分享、亮身份亮品牌等活动,激发女职工岗位建功活力。

  三是搭建女职工“秀自己”平台。号召女职工积极参加文艺汇演、征文演讲、手工制作、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网上读书分享、文艺赏析、厨艺展示等活动,适时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并通过美篇、短视频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扩大活动覆盖面,让女职工才艺、特长得到展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得到鼓励,从而进一步提升女职工自信。

  (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工会)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