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闪耀,坚定信念走前列;思想领航,奋楫争先立潮头。
回望不寻常的五年,我们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时刻,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我们共同打响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在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中迎来抗疫全面胜利;我们共同踏上了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时代征程,沿着“八八战略”的科学指引,奋力谱写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
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
“让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成为浙江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鲜明标识”,这是今年4月14日省总工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提出的响亮口号。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这五年,全省各级工会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五年来,省总工会以强化理论武装、强化政治建设为根本,研究制定《学习型机关创建实施方案》,出台《省总工会党组关于加强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专题研讨交流制度,建立闭环落实机制,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指引我们高站位做好工会工作的思想宝库,也是手把手指导我们具体实践的操作指南。”这是省总工会干部在研讨交流中的深刻体会。五年来,省总工会以循迹溯源、感恩奋进的姿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工会工作作出的系统性论述、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安排,尤其是工会系统如何围绕“八八战略”,“选好切入点,找准着力点,发挥优势和作用”的明确要求,以着力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落脚点,以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列入全国试点为契机,全面落实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八八战略”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委有部署,工会见行动”。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时刻听从党的召唤,自觉服从党的指挥,在主动融入中心大局中践行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围绕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稳进提质,出台15项具体措施,组织全省千万职工和百万工会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258万名职工提供就业服务,为4万名职工提供创业扶持;围绕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组织开展全省职工岗位建功大竞赛、素质技能大提升、共建共享大服务、美好生活大创建“四大行动”,推动打造精神富有、职工成长、物质富裕、生活美好“四型”社会;围绕推进三个“一号工程”,选准突破口、聚焦主赛道,落实20项工作举措,建立5项工作推进机制,更好助力浙江改革创新开放图强。
践行培根铸魂的思想自觉
2022年4月22日一早,嘉兴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20余名年轻员工换上工作服整齐列队,这一天的班前会“插播”了一堂微党课。“我们该如何擦亮人生的底色?”短短6分钟的宣讲围绕这一主题渐次展开,身边人身边事的启迪激励,触动了年轻人的心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如何面向职工上好培根铸魂第一课?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党建带工建,把思政教育课堂搬到了工厂车间、生产一线。
2022年4月,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就深化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发出通知,部署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10月,省总工会再次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级工会以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全面推进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探索建立具有先行示范意义和浙江辨识度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年多来,全省共有2.3万余家单位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20万余场次,覆盖职工400余万人次。通过活动,培育选树了一支政治素质好、示范引领强、职业技能高的领讲骨干队伍,他们面向基层一线职工讲活政治理论、讲好红色故事、讲透“三个精神”、讲深伟大梦想、讲清发展愿景,不断探索广大职工听得进、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语体系,擦亮新时代职工思政工作品牌。嘉兴市总工会将“红船精神进企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启动职工思政教育“追光行动”,通过身边小课堂微光成炬,引领更多人向光而行;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工会从“筑魂、筑能、筑心”三重维度,激活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持久能量;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开通“五色”宣讲直通车,为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2022年5月,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出台《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见》,推动劳动教育成为广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我也毕业于职校,当上了一名桥吊司机,20余年来,我专注研究吊集装箱这一件事,事实证明,只要有追求卓越的信念、脚踏实地的毅力,职校生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年6月9日,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离校前夕,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竺士杰以一堂特殊党课为大家送上了毕业赠言,也在学生中播下了“行行出状元”的坚定信念。
2022年,全省工会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1595场次,参与学生556万余人次。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成为照进课堂里的一束光。
强化示范引领的行动自觉
一名劳模,一面旗帜。营造奋楫争先、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需要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五年来,全省涌现出了103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5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708名省劳动模范、98个省模范集体、622个省五一劳动奖,培育选树了200名浙江工匠、1200名新时代浙江工匠、1693名“金蓝领”;持续开展“最美浙江人·最美工匠”发布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浓厚氛围。
如何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从2021年起,全省工会持续开展劳模工匠志愿服务月活动,手把手传授技艺,面对面破解难题。2022年,为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省总工会制定了《浙江省劳模工匠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实施方案》,按照“组队式服务、项目化实施”的原则,以装备制造、轻纺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综合服务为类别组建9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70场,为253家企业解决165项技术难题,培训职工3000余人,有效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全省广大职工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功立业。
全国劳模、浙江杰出工匠、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焊接培训部主任陈立虎是志愿服务的积极参与者。他表示,能够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这一伟大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是劳模工匠们的共同心愿,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在全省各级工会的组织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劳模工匠投身志愿服务,在解疑释惑、倾囊相授的同时,也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带到了更多人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