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在智能制造大趋势下,电梯后市场快速兴起,电梯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随之发生迁移。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工会针对电梯维保市场技能人才供应、职工技能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问题,以企业为主体建设西奥大学,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设置科学激励机制,链动上下游协同共赢,为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养工程技能类人才8000余名。
二、针对问题
人才供给落后于产业迭代:传统培训模式质效不佳,技能评价与激励体系落后,导致电梯行业工程技能人才缺口大。
职业教育人才适配度待提升: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产教融合不足,造成招生与就业的两难。
产业链融合发展水平不足: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下游服务能力参差不齐,行业技术标准缺乏统一规范,协同发展程度低。
三、主要做法
(一)夯实线上线下学习阵地。
成立西奥大学:企业投入3500万元打造占地2000平方米的西奥电梯实训中心,拥有大型培训教室9个、培训直播间2个,配备22台教学电梯、26个实训井道和2台扶梯构成真实作业场景,可同时开展理论培训270人、实操培训80人。
搭建线上智库: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创办行业技术论坛,广泛收集新生工作方法、积累疑难处理经验,多年来汇总技术案例2600余条,收录编写技术文献37000余份,累计文字规模超过267万字,职工可直接通过内部人工智能平台获取相关知识答疑。
优化培训模式: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物联网技术、高危操作监控算法等信息化手段,贯通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教学基地、工作现场与线上云端三个环节,打造可视化实训系统,帮助教师直播指导与实时评分,推动技能培训的课堂化、规模化发展。
(二)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协同育才: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30余所职业院校共建“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电梯工程技术人才,组织院校毕业实习生开展岗前就业培训,助力校园到职场无缝衔接,6年来累计培训2600余人。
专项孵化优才:面向装配制造、安装服务等技能人才定制电梯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体系(ETD),每年进行技能和实操考核评级,6年来累计培训4800余人,对应技能晋级考评超6000人次。培养的人才在国际和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百余项,60余人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技术能手、“杭州工匠”、“电梯工匠”等荣誉称号,企业获评“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薪酬激励引才:不断优化能级工资制度,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将薪酬体系与岗位星级晋升直接关联,5个技能星级对应职业技能等级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5个等级,各星级晋升薪资增幅逐级递增。2021年以来,企业自主评价累计498人次,其中高级工219人次、技师138人次、高级技师10人次。
(三)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
激活人才输送链:与各职业院校、技师学院紧密合作,从源头上为产业链输送高质量人才,累计为各院校开展专业师资培训超200人。
强化下游用人链:充分发挥行业头部企业作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设专项合作技能培训班,帮助行业共同提升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技术迭代与产业发展需求,现已为行业培训超500人。
赋能行业监管链:与监管机构、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开展技术交流与研讨培训,促进行业内的技术共享与经验交流,提升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与规范意识,累计培训超150人。
四、经验启示
建立技能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依托企业在洞察行业趋势、引领技术创新、紧贴市场需求等方面优势,自主开展人才培养。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提高培养的适配性和实用性。
畅通全链式培育路径:通过“链主工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体系,加强与人才输送端、下游用人端、行业监管端各方交流协作、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