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理由
丽水青田县油竹街道总工会创新绘制产业地图、构建联盟架构、优化服务模式,破解产业链上建会入会难题,实现工会组织与区域产业经济协同发展。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绘制产业地图,夯实链上建会“作战图”。青田县油竹街道总工会立足侨乡产业特色,构建“部门联动+分类建档”双轮驱动机制,全方位夯实建会工作基础。在部门协同上,主动对接县华侨试验区、邮管、民政等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数据比对、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辖区侨资、制造业、快递物流、家政服务等重点行业开展“拉网式”摸排。在信息建档环节,创新采用“三色分级”管理模式,按照企业规模、职工人数、建会难度等维度,分类建立“白名单(重点培育)、黄名单(持续跟进)、红名单(重点攻坚)”,精准锁定侨资企业135家、25人以上非公企业46家、新就业形态企业20家。同时,实行“专班化”推进,明确街道工会主席牵头、分管工业领导配合、工会社会工作者包联跟进,将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确保工作推进过程中责任明确、协同高效,为后续链式建会工作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与组织保障。
二是依托特色载体,打造链上建会“大联盟”。青田县油竹街道总工会坚持“哪里有产业、哪里有职工、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工会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原则,针对辖区内华侨产业链上大量务工人员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的实际情况,依托浙江青田县侨乡进口商品城、青田县油竹欧洲小镇两大特色平台,将龙头企业列为“链主”,建立覆盖“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小微企业”的工会组织架构,由链主企业工会负责人担任联合工会主席,以“链主吸纳链员”的建会强链模式,广泛吸纳产业协会和上下游企业相关人员入会,推动“链”上侨资、新就业形态企业工会组织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成立联合工会6家,实名制会员1343人。此外,以联合工会为“桥头堡”,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符合条件企业单独建会,累计带动16家规模企业完成单独建会,实名制会员2816人。
(二)工作成效。
一是精准破题,破解建会入会难题。通过“三色分级”管理和“专班化”推进,精准锁定重点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改变以往“撒网式”建会模式,将工作力量集中于攻坚难点,实现了对侨资企业、新就业形态企业建会的高效突破,极大提升了建会入会效率。
二是模式创新,提升工会组织效能。以“链主吸纳链员”和行业工会双层架构,构建起更紧密的工会组织体系,改变传统单一企业建会模式,强化了工会组织间的协同联动,使工会工作能更好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和新业态领域,扩大工会影响力。
三是服务升级,增强职工归属感。“零操作”入会和集中入会仪式结合的创新服务,简化入会流程,同时以“入会礼包”和普惠活动提升入会吸引力,从被动推动变为主动吸纳,切实增强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