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案例> 2025年创新案例> "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总工会“三个聚力” 打造新业态工会工作镇域样板

发布日期:2025-04-23 14:25:52   来源:  

阅读量:

一、推荐理由

针对传统工会工作面临“组织覆盖难、服务精准难、作用发挥难”的三重挑战,双林镇总工会创新实施“三个聚力”工程,构建起“组织覆盖—服务赋能—治理协同”的全链条闭环工作体系,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单打独斗”到“组织归属”、从“服务对象”到“治理主体”的双重蝶变。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聚力建会入会,破解“组织覆盖”之困。以“应建尽建、应入尽入”为目标,创新“三维立体建会法”,织密组织覆盖网络。“行业+属地”双轨联动。针对快递、物流集中区,联合党委、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实现顺丰、中通等7家企业全覆盖;针对零散从业者,依托村社网格组建5家区域性联合工会,通过“扫楼式摸排+清单化建档”,累计吸纳保安、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等会员2155人,重点行业入会率达98%。“线上+线下”双线赋能。利用“数字工会”小程序,实现入会申请、权益查询等服务“指尖办理”,打造“即时入会、即时服务”的线上通道;在全镇5个驿站设立“入会专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步开展集中入会活动16场,累计指导建会50余次,实现组织覆盖“线上不掉线、线下不缺位”。“蹲点+结对”双轮驱动。争取区总工会支持,建立区、镇、企三级联动机制,19名工会干部“一对一”蹲点联系重点企业,推行“建会辅导员”制度,解决阵地选址、政策解读等问题10余项,实现“建会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实现组织建设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开花”。

二是聚力阵地建设,打造“暖心服务”之家。以“15分钟服务圈”为标准,构建“阵地集群化、服务精准化、资源共享化”的服务生态。打造“三大阵地集群”。争取党政支持,三年投入1200万元建成“快递小哥之家”“货车司机之家”“外卖网约车司机之家”三大特色阵地,配备运动健身、心理咨询、母婴护理、智能换电等功能设施,其中“外卖小哥之家”日均服务超200人次,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路上的避风港”。织密“全域服务网络”。整合镇党群服务中心、企业职工之家等共享阵地6个,串联户外劳动者驿站5个,形成“3个中心枢纽+6个共享站点+5个户外驿站”的服务矩阵,累计开展技能培训、法律义诊、亲子课堂等活动300余场,服务超1万人次,实现服务触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定制“精准服务清单”。设立“微医站”,邀请专家每月坐诊,年均提供免费健康检测、职业病防治服务3200人次;成立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创新“工会+法院+人社”多元解纷机制,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8.5%,构建“需求收集-精准供给-效果反馈”的服务闭环,让劳动者“遇事有人管、维权有渠道”。

三是聚力融合发展,解锁“共治共富”密码。以“双向赋能、多方共赢”为导向,推动新业态与镇域经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暖新十事”托举民生底线。实施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技能提升等十大暖心工程,与镇中小学签订《就近入学备忘录》,解决87名新业态职工子女入学难题;免费提供健康体检5000人次,赠送意外伤害保险2155份,发放“清凉礼包”“暖心年货”等物资价值30余万元,构建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志愿+治理”激活基层动能。组建200人的新业态“红色先锋队”,赋予“城市观察员”“平安巡逻员”“政策宣传员”三重身份,累计参与反诈宣传120余场、安全隐患排查300余次,报送安全隐患56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8起,实现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角色转换,打造流动的基层治理“红色前哨”。“工会+共富”点燃发展引擎。改造闲置石材市场建成全省首个镇级快递园区,吸引9家快递企业入驻,日均派件量达1.5万件,2022年园区产值突破1.1亿元,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加40万元。成立“园区工会-村社-企业”共富联盟,建设“先锋速递”“后坝营地”等新业态共富工坊,吸纳就业120余人,助力8个村集体年均增收25万元,实现“就业增收有渠道、村企共富有路径”。

(二)工作成效

一是组织覆盖从“碎片化”到“立体化”,筑牢权益保障“防护墙”。通过“行业联合+区域兜底”“党建+工建”双轨模式,实现重点群体工会组织覆盖全域化,36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亮明身份、设立“党员示范岗”12个,形成“组织建在链上、党员聚在格中”的党工共建融合新模式,相关经验在全省新业态工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二是服务供给从“粗放式”到“精准化”,打造暖心服务“生态圈”。党政工协同发力,建成全国级“最美户外劳动者驿站”2个,省级示范阵地4个,职工满意度达98%,形成“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15分钟服务圈”,工会组织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娘家。

三是作用发挥从“单向服务”到“双向赋能”,构建融合发展“共同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既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更是共富路上的“先锋骑手”。快递园区带动就业200余人,村企联盟、共富工坊助农增收成效显著;“红色先锋队”成为社会治理新力量,实现“工会服务有温度、社会治理有力度、经济发展有速度”的有机统一。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