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案例> 2025年创新案例> 自身建设改革工作

丽水市庆元县总工会打造技能型工会干部 助推基层队伍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25-10-11 15:14:27   来源:  

阅读量:

一、案例概述

庆元县探索“培养技能型干部”这项工作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4次关注。多年来,该县总工会牢记嘱托,立足山区县实际,以“技能强会、服务破局”为核心理念,围绕“懂业务、精技能、善创新”目标,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复合型工会铁军,为服务职工和助推庆元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二、针对问题

业务技能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群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干部依赖传统行政化手段,仅靠固有技能难以提供精准高效有温度的服务。

创新能力不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思路不够开阔,习惯于在老办法中打转,寻求突破性解决方案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活力激发不够:工作模式僵化,缺乏自主性,习惯于“被动执行”而非“主动创新”。

三、主要做法

(一)搭建技能平台,提升履职效能。

构建层级培训体系:针对乡镇(街道)、机关部门、企业新任职的工会干部进行工会组建、经费管理、政策法规等基层业务培训;对骨干干部进行劳资纠纷、职工心理疏导、数字化应用等强化进阶能力培养。

提升数字平台技能:开展“智慧工会”技能培训,指导干部运用职工服务APP,实现线上维权、政策咨询、活动报名等功能;同时,推行“年度60学分淬炼计划”,形成“培训—评价—实践”闭环。近3年,累计开展安全维稳、电商运营等定制化培训超320期。

搭建互学互鉴平台:建立片区交流、现场观摩、案例分享机制;组织工会干部到山海协作地区及企业学习,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截至2024年,1500名工会干部实现技能证书“一人一证”或“一人多证”,推动竹木、铅笔、食用菌等产业技能人才规模突破7800人。

(二)聚焦职能转变,明确转型方向。

“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职工需求定期调研机制,针对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生活保障等核心诉求,打造“订单式”服务清单,将服务资源向困难职工、新业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倾斜。

“被动执行”向“主动作为”转变:强化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建立“职工诉求响应闭环机制”,对职工反映的问题实行“受理—跟进—解决—反馈”全流程管理。

“单一履职”向“多元协同”转变:培养干部的统筹协调能力,推动建立工会常态化沟通机制,联合人社、司法等部门力量搭建维权服务平台,形成“工会牵头、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近5年来,累计走村进企6万余人次,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万余件。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提升动力。

建立评价体系:将职工满意度、权益维护成效、组织活力提升等作为核心评价指标,替代传统的“活动数量、会员增长率”等量化指标,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晋升推荐直接挂钩,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

健全激励机制:设立基层工会干部创新奖”“职工信赖娘家人等荣誉,对在转型升级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加大优秀事迹宣传力度。如,双枪竹木有限公司的省劳模练素香当选工会干部,她牵头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既是技术攻关平台,也是工会凝聚职工、解决生产难题的阵地。

一线蹲点机制:开展机关干部基层蹲苗行动,每年选派干部驻点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在劳动纠纷调解、助农增收等实战中组建“技能突击队”,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表彰。近年来,工会组织协助企业引进技术工人近千名,参与招引企业12家、投资3.2亿元。

四、经验启示

场景上入手,促发技能转化: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县内+县外”等立体化技能提升平台,精准提供“技能输入”。

理念上革新,促发职能转变:以靠前服务的责任意识和全局协同的系统思维,着力解决工会干部的服务短板。

机制上破题,促发内生动力:通过建立“—评—奖”全链条激励机制,激发工会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