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案例> 2025年创新案例> 自身建设改革工作

(全国创新案例)衢州市总工会以组织体系改革提升服务效能 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发布日期:2025-07-17 10:57:16   来源:  

阅读量:

一、推荐理由

衢州市总工会聚焦理顺市直系统工会、区域总工会、产业工会联合会以及基层工会体制机制问题,从重塑组织架构、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政策供给等方面打好工会改革“组合拳”,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聚合、上下联动、工作高效”的工会组织体系,为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重塑组织架构,以最优体系实现最佳协同。精简优化层级。对10个市直工会工委进行撤并改,撤销市级机关工会工委,组建市直机关工会并实行驻会管理;将2个作用发挥较好的工会工委改组为工会联合会;将3个作用发挥不好的工会工委撤销合并至机关工会;将其他4个自成体系的工会工委予以保留。理顺基层归属。根据隶属关系和工作融合度优化210余家基层工会管理权属,将28个企业工会委托市教育工会代为联系;加强与两个新城管委会对接沟通,组建智慧新城总工会,厘清智造新城总工会职责权属,制定出台“两城”总工会议事规则和财务、资产管理办法,安排13名干部驻点“两城”总工会。产业链精准覆盖。聚焦衢州“六大标志性”产业链,组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工会联合会,同步建立相应产业链工匠学院,聘请专家导师、劳模工匠挂联工匠学院,联动链上企业实行大事共商、组织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等“六共”机制。截至2025年,组织开展竞赛、培训、送技入企等活动7场次,累计培训职工4500余人次。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以最优制度推动最畅运转。量化工作标准。制定市直工会工作指引,明确党委(党组)每年研究工会工作不少于1次、每年宣传工会工作不少于4次、组织开展大项文体活动不少于2次、举办劳模宣讲不少于10次等,同时对工会经费使用率、会员实名制录入率、医疗互助参保率、会员评会满意率提出量化要求,明确每年工会经费使用率不低于85%,会员实名制录入率动态保持在98%以上,职工医疗互助参保率不低于95%,会员对工会工作和工会主席满意率在85%以上。下沉服务责任。安排1名市总工会班子成员、1个机关部室挂联1个市直工会,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解决难题23个;每个新业态工会、产业链工会分别安排1名工会干部或工会社会工作者担任副主席或委员,帮助开展工会工作;为市直机关工会配备3名工会干部,给予充分资金保障。分类兜底管理。根据产业特点、地域分布等因素,将产业链工会划归智造新城总工会联系服务,新业态工会联合会以及没有明确联系主体的市本级企事业基层工会由智慧新城总工会兜底服务保障,改变以往市总工会机关一竿子插到底、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优化政策供给,以最优导向激发最大动能。动态激励考核。制定市直工会星级评价办法,对评为三、四、五星级的市直工会,每年分别给予0.5万元、1万元、1.5万元经费奖励;对提升改组的2个工会联合会,相比市直工委每年工作经费增加1万元;鼓励市直工会开展建会入会和实名制录入工作,并根据录入工会个数和会员人数补助相应工作经费。赋权基层自主。坚持职责任务下放,每年年初将工作经费一次性拨付给市直工会,推动市直工会自主开展送温暖、送清凉、走访慰问、技能竞赛等工作;对活动开展不经常、工会经费结余量超过年度下拨额度50%的市直工会,暂停下一年度经费补助。强化能力建设。每年组织300余名市直工会人员参加工会举办的业务培训班;采取短期培训、上门送训、“一对一”工作帮带等形式加强业务指导,印发工会工作《一本通》。

(二)工作成效。

一是组织体系化明显增强。通过工会组织体系改革,基本实现了“五个全面”的目标,即:“僵尸工会”全面清理、管理权属全面理顺、工作机制全面优化、服务区域全面覆盖、工作效能全面提升。

二是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通过调整组织架构、优化工作机制、出台激励措施、加强培训帮带等措施,基层工会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市直系统工会经费补助办法出台4个月以来,会员实名制录入率增长了37.3%,文体活动次数和覆盖职工数同比增加了391.5%478.2%

三是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通过组建智慧新城总工会和实行省部属企业工会联系服务等制度,市本级所有企业工会、省部属企事业单位工会、新业态工会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都有了明确管理服务主体,工会服务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四是职工满意度明显提升。市直机关工会驻会后,工作力量和资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基本实现周周有培训、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对工会工作满意度从70%提高至95%以上。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