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案例> 2025年创新案例> 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

杭州市总工会构建地方联动新格局 筑牢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5-04-23 14:31:28   来源:  

阅读量:

一、推荐理由

为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杭州市总工会聚焦地方联动机制的建立完善,一手抓引领构建,一手抓防范化解,形成“风险感知—隐患排查—协同处置—制度完善”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做实地方联动机制,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发文,建立工会牵头的地方联动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协同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坚持每周开展重点人群、场所排摸,实时报送风险提示,形成动态信息。推进“工会+”协作联动,深化与市人社、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等单位协作联动,实现程序衔接、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快速响应。通过“1+1+N”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例会和日常联系制度,确保重大事件及时会商研判、科学应对处置。

健全多跨协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尽早处置。迭代升级劳动关系监测预警平台,扩大了对新业态、互联网、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舆情抓取范围和监测预警力度,加强了数智化分析研判。对劳动领域风险舆情分类分级,按照属地原则转派至相应的区县(市)总工会、产业工会,完成调查核实、形成报告,并跟踪反馈后续处置情况实现信息采集、分析研判、调查核实、维权处置的流程闭环。针对舆情线索中发现的劳动领域重点风险和典型问题,开展专项排查整治。2024年,共排查以新业态平台企业为重点的企业(场所)4728家,排查问题11个,化解8个。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整治行动,排查用人单位6475家,解决欠薪问题涉及金额3313万余元。全市各级工会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187份,《意见书》43份,有效发挥了“一函两书”的监督作用

增强风险隐患化解处置能力,多元解纷、源头治理。完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夯实“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组织建设,实现乡镇、街道监督组织全覆盖。建立基层监督组织8852个,选聘监督员11252名。扩大工会法律服务阵地,构建“15分钟职工法律服务圈”,在全市352个爱心驿家加载法律服务功能,实现772名工会法律志愿服务者网格管理。大力推进法律服务智能化,促进线上线下职工法律服务双融合,去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65件,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174次,发放资料16763册,咨询5314人次。

(二)工作成效

一是联动指挥能力有效加强。区、县(市)地方联动机制的落实,有效提升了各级工会工作效能,切实解决了以往研判、指挥运行不畅等问题。依托地方联动机制,波及多区县,涉及职工267人、金额305万余元的爱家月子中心老板跑路欠薪事件,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稳妥有序处置。

一是预警感知能力显著提升。推动风险隐患监测“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抓取”,有力提升了“事先预警、提早布防”的响应能力。今年以来,通过市总劳动关系监测预警平台抓取劳动关系舆情案件87件,涉及职工186人,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三是多元化解措施更加有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建设织密“一站式”“一体化”多元解纷体系,形成“商调裁,诉援执”一体化解纷模式,实现劳动争议就地化解。建立前哨式、流动式解纷阵地528个,各级阵地共参与调解劳动争议案件923件。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