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案例> 2025年创新案例> 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

金华义乌市总工会织密劳动关系“信息网” 守好劳动领域“主阵地”

发布日期:2025-04-23 14:31:43   来源:  

阅读量:

一、推荐理由

针对基层工会报送劳动领域信息不顺畅不及时、矛盾排查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义乌市总工会积极构建“市-镇街(产业)-企业”三级信息员网络,创新信息员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信息员作用,全力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于萌芽。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织密组织网络,打造劳动领域前沿“哨岗”。义乌市总工会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将工会干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争议调解员、网格员等工作力量纳入信息员队伍,构建“市-镇街(产业)-企业”三级信息员网络,把信息工作触角延伸至辖区所有园区、建会企业,全市共配备三级劳动关系信息员2261名,并全部建立花名册。聚焦新就业形态领域,吸收全市169家工会驿站管理员为劳动关系信息员,通过信息员收集户外劳动者诉求、反馈劳动领域动态。针对全市各类园区,在每个园区划分若干片区,每个片区选择一名工会干部作为信息员。每个片区以楼栋为单位,每栋楼选择一名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同志为信息员,并公布信息员名字、联系方式以及职责。

二是强化教育管理,提升信息员工作效能。义乌市总工会探索制定《义乌市总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管理办法》,明确信息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奖惩制度等,以制度形式规范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实施信息员“分级备案 分级管理”制度,即社区、企业信息员向镇街总工会备案,镇街、产业信息员向市总工会备案,按照“向谁备案由谁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同时,强化信息员教育培训,邀请劳动关系领域资深专家、学者开展业务培训。2024年以来,市总工会组织信息员开展业务培训、座谈会6次,14个镇街总工会每季度组织信息员开展业务培训或工作指导1次以上,实现信息员培训全覆盖。

落实配套举措,构建信息收集报送体系。义乌市总工会积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在浙政钉建立信息报送群,市、镇街、产业信息员全部纳入报送群。实施信息报送分类处置,根据报送信息的内容,设置一般、重要、紧急三类信息,明确每类信息的报送形式、报送时限和后续处置的要求。同时,强化舆情信息引导,制定《义乌市总工会网络舆情引导员管理办法》,建立由18人组成的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

发挥信息员作用,化解矛盾纠纷于萌芽。根据义乌职工队伍稳定状况和上级工会任务要求,不定期组织信息员开展专项排查活动,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2024年以来,市总工会充分调动各级信息员积极性,开展集中排查7次,走访企业700余家,排查建筑工地73个,共排查劳资纠纷17起,全部分类逐一建立台账。对排查出的劳动领域的风险、隐患、问题,全部列入化解范围,各级信息员全部建立风险隐患台账,逐一分析研究、逐一落实责任人、逐一落实治理措施和工作时限。对一时难以解决、化解难度较大的重大风险隐患,市级信息员及时报送市矛调中心,同步与市矛调中心开展联合处置。

(二)工作成效

一是筑牢劳动领域风险隐患屏障。通过强化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建设,落实信息动态监测、分类处置,助力及时发现劳动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利于工会及早介入,实现源头预防。2024年以来,全市三级劳动关系信息员报送各类劳资信息26条,其中重要、紧急信息9条,全部落实管控措施。

二是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打通了工会与企业、职工联系的渠道,方便工会及时掌握职工动态、职工及时表达诉求,推动工会维权、工会服务更加精准。

三是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通过劳动关系信息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企业用工体检等活动,提前介入劳动纠纷、减少用工风险,从而实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的治理格局。2024年,市总工会组织全市信息员对1500余家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开展全方位“体检”,发现各类问题117个,并全部落实整改。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