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理由
舟山市总工会立足独特海洋区位优势,深度挖掘赛事资源潜力,以举办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为契机,通过赛事搭台、技能联动、文化交融、产业协作等多元路径,全力构建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工会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赛事搭台,构建国际合作交流新平台。充分发挥东道主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工会合作网络,积极对接国际组织与各国工会,邀请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等国际组织作为观察员参与赛事评审与指导。与全日本海员工会、韩国海洋运输工会、港澳台工会等组织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通过举办国际海员文化沙龙、海峡两岸暨港澳台海员交流、技术研讨等活动,为中外海员创造深度交流机会,形成“以赛促联、常态互动”的合作模式。
二是技能联动,开创国际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赛事项目为依托,联合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与俄罗斯远东国立海事大学、菲律宾商船学院等10余所国际知名航海院校建立“三维一体”联合培养机制,每年选派50余名优秀学员参与国际交换项目,实现教育资源融合共享。定期组织召开国际航海技术研讨会,邀请挪威船级社专家、英国航海院校教授与中国海员开展智能船舶等前沿技术研讨,推动海员技能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外海员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三是文化交融,打造国际航海文化新名片。深化特色文化交流品牌,开展“国际航海文化周”活动,通过举办国际海员艺术展、非遗文化体验工坊、航海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将舟山渔民画、船模制作、渔民号子等本土特色文化推向世界。舟山成为国际航海文化交流的重要地标,年均吸引海外文化交流团30余个。同时,引入意大利威尼斯航海文化展、荷兰港口历史展等国际文化元素,增进不同国家海员之间的文化理解与情感共鸣,提升中国航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四是产业协作,开拓国际海事服务新路径。聚焦海洋经济发展大局,联合国际港口工会、航运企业工会,围绕绿色航运、数字海事等新兴领域开展国际海事服务产业研讨,推动建立国际海事服务产业联盟。举办七届世界油商大会,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涉及金额超千亿元。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挪威船级社与本地船舶修造企业的绿色船舶技术合作、新加坡海事研究院与本地科研机构的数字航运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工会外事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二)工作成效。
一是合作网络持续拓展。成功举办六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和国际海员交流活动,累计吸引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名海员参赛,国际海员规模较首届增长40%,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通过赛事平台,搭建起与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工会组织的合作桥梁,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
二是人才培养成果丰硕。累计输送国际化海员人才600余名,其中200余人进入国际知名航运企业工作。联合开发的4门课程被纳入国际海事培训优质课程资源库,为全球航运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自2011年首届赛事举办以来,已有10名在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海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三是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国际航海文化周”活动覆盖12个国家,相关文化交流案例入选国际劳工组织文化交流优秀案例集。通过文化互鉴,不仅加深了中外海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有效提升了中国航海文化的国际知名度,也让舟山成为展示中国航海文化的重要窗口,2024年海外游客赴舟体验航海文化人数同比增长35%。
四是产业合作成效显著。推动落地国际合作项目15个,带动本地海事服务产业年产值增长20%,绿色船舶、数字航运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吸引投资超50亿元,助力海事服务提能升级。加强国际合作,引入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与标准,推动本地航运企业成功跻身国际航运服务供应商第一梯队,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