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理由
柯桥区总工会针对纺织产业受贸易战影响的情况迅速响应,订制“预警、协商、帮扶”三张清单,助力外贸企业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及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张预警清单,当好工情“吹哨人”。一是针对行业现状,细化完善舆情预警清单,重点关注拖欠职工工资、降减职工福利、裁员引发的劳动纠纷等领域,依托企业、产业(行业)和镇街小三级工会,开展舆情信息分析研判,防止事态发酵;二是推行“枫桥式三报”制度,以网格片区为单位,实行一般问题定时报、突出问题及时报、重大问题紧急报;三是法律监督与公益服务相结合,工会干部和“工益律师”定期上门“法律体检”,联合区人社局就纺织外贸公司劳务合同、考勤、工资单、支付凭证等进行不定期联合专项检查。提供“法务课堂”和“法律门诊”等综合服务,“法院+工会”工作室专门为纺织外贸企业开设“绿色通道”,邀请专业律师针对性提供涉外法律帮助。
一张协商清单,当好和谐“守护人”。一是为重点企业“私人订制”劳资协商清单,以“协商促民主、协商增收入、协商构和谐”为目标纲要,设计发放企业经营者和职工调查问卷,进而汇总形成协商共识;二是“一事一议”开展常态化协商,就职技融通培养、技能薪酬挂钩、“股权激励”改革、“匠耀纺都”计划等议题,大家“有事好商量”,推动劳资双方从“掰手腕”到“携手行”,如指导柯桥“现色家纺”通过集体协商,最终采取“轮岗培训+弹性工作制”,避免裁员50人,平衡了企业压力与职工权益;三是强化维权、兜底保障,区总工会构建完善“1+16+N”维权服务网络(1个区级中心、16个镇街站点、N个企业服务点),调处劳动争议127起,挽回经济损失370万元。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12份,有效保障纺织外贸企业女职工生育权及外贸跟单员用工时长权益。
一张帮扶清单,当好暖心“送炭人”。一是雪中送炭,立足工会职能,制定行业帮扶清单,多措并举,系统施策;二是实施纺织外贸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利用企业订单缩减、工人工时富余之机,由工会买单开展轮岗培训,为职工蓄能、为产业蓄势。2025年计划开展技能培训300场次,覆盖1万人次。同时,联合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成立“工匠学院”,开设智能吊挂系统操作、数字化印染工艺等课程,培养专业人才300余名。开展“金梭奖”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竞赛,180余名来自纺织外贸行业的电商直播、网络营销领域从业人员参加比赛,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助力中国轻纺城商户拓展线上贸易渠道;三是实施“暖心关爱行动”,开展行业压力管理、情绪疏导沙龙39场,覆盖人群2000余人次,为经营者和职工营造心灵“避风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共走访慰问困难职工36户,发放慰问金38万元,此外,指导26家规上纺织外贸企业设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精准帮扶到人,如“越新印染”帮扶基金救助患病职工12人,发放救助金15万元,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由此大大增强。
(二)工作成效。
一是行业劳动关系稳定向好。通过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构建多元化解矛盾体系,本年度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达82%,成功化解百余起劳资纠纷。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裁员率下降40%,劳资纠纷数量同比减少130余件。数据显示,未发生企业大规模裁员情况及群体性上访事件,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二是职工满意度持续提升。帮扶行动惠及职工超5000名,职工流失率降低15%,通过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等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覆盖率提升至76%。据最新满意度调查显示,职工对工作环境、文化生活的满意度达88%,较上一年度提升12个百分点,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提技赋能效应逐渐显现。依托“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搭建线上线下培训平台,今年以来已开展86场专业技能培训,培训职工超7000人次。通过“师带徒”、“技能比武”等方式,职工持证率从35%提升至60%,新增高级技工340人、技师150人,技能提升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化解关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