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德清县总工会以“小三级”工会“有场所服务好”为基点,通过“党政支持—一体布局—组建联盟—资金保障”,系统构建镇街、园区、企业三级工会阵地网络,着力打造工会阵地“15分钟服务圈”。整合全县工会阵地109个,组建“区域工会阵地联盟”9个,争取地方政府提供场地3.76万平方米,县总保障运维资金超1200万元。
二、针对问题
服务阵地碎片化:“小三级”工会阵地资源零散、动态管理不规范,未形成全域覆盖生态网络。
管理效能弱化:镇街工会属地管理意识薄弱,阵地使用率结构性失衡,常态化服务供给匮乏。
引领功能衰减:线下触达率低,职工知晓率、参与度不高,阵地活动与职工思想引领结合度不高。
三、主要做法
(一)全域矩阵布网,构建阵地生态圈。
对全县“小三级”工会阵地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出涵盖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等工会阵地109个(其中:新建38个、优化提升15个、淘汰2个)。通过县政府与县总工会联席会议出台加强全县工会阵地建设的意见,将工会阵地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提供镇街工会阵地场所3.76万平方米,折合资金支持1.6亿元,县总工会投入运维资金。引导园区、企业共建集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12个,按照星级评定给予补助。近5年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247.34万元,打造了“一心多点”小三级工会阵地服务网络,为全县职工提供文体活动、技能培训等普惠服务。如新市镇工人文化宫涵盖了职工健身、技能培训、小型剧院、职工书屋等服务内容,响应职工需求开设夜间课程,开放时间至晚上8点。
(二)治理创效赋能,激活服务强引擎。
开展“小三级”工会阵地强基赋能专项行动。一是分片落实督导。由县总工会分管领导带队,分片区指导阵地建设管理,截至目前已开展服务指导36次。二是揭榜挂帅领责。依托镇街工会“揭榜挂帅”工作机制,落实镇街工会属地管理责任,有效破解阵地管理缺位困境。三是德工驻点联企。以“德小工”派驻服务为抓手,落实20名职业化社会化工作者常态化联系全县10个重点园区和60个企业工会阵地,指导开展职工菜单式服务、新业态劳动者定制服务、会员优享福利活动等,提升服务效率。四是联盟聚能共享。成立“区域工会阵地联盟”9家,超2.5万平方米工会阵地向全县职工开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今年以来,引导463家基层工会参与阵地活动,惠及职工超3万人次,真正让“小三级”职工服务阵地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三)智慧云上互联,融入引领增效能。
构建“云上阵地”智慧生态,实现需求精准响应与思想引领双融合。一是资产云监管,全周期动态溯源。“云资产”管理系统实现阵地资产“一物一码”数字化建档,覆盖采购、使用、处置全生命周期追踪,保障资产安全完整。二是服务云中枢,全流程闭环服务。“职里生活”平台开通线上预约、需求反馈、活动报名、服务评价四大功能,工匠课堂、劳模故事注入思想引领,职工需求大数据分析驱动服务精准化。三是阵地云导航,全域化智能触达。开发电子阵地地图,集成定位导航、设施查询、活动预告功能,配套印发实体地图1万份。系统运行以来引流超2万余名职工参与活动,服务评价满意度达97%,阵地转型为“指尖上的引领平台”。
四、经验启示
党政工协同才能实现高效布局:将工会阵地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支持与工会投入相结合,阵地建在职工身边。
压实责任才能提升管理效能:通过分片督导、揭榜挂帅、阵地联盟、职业化人员联企等手段,落实阵地管理职责。
数字赋能才能打破服务局限:建设智慧平台,精准响应职工需求,发挥阵地在职工思想引领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