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案例> 2025年创新案例> 财务资产监督管理和经费审查审计工作

嘉兴海宁工会阵地前移 服务深耕 创新基层阵地服务提质扩面

发布日期:2025-04-23 14:35:43   来源:  

阅读量:

一、推荐理由

针对一线基层工会阵地布局少,难以贴近职工开展文化文体活动等问题,海宁市总工会持续打造市级阵地-乡镇(街道)阵地-小三级工会阵地三级工会服务阵地模式,引领并撬动大量社会资源加入到职工阵地服务中来,建立起了15分钟公益文化服务圈和零距离公益文化服务点,让一线职工能够享受高品质工会公益文化服务,提升职工群众的幸感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市文化宫:阵地服务升级的标杆示范

以市标准工人文化宫作为面向职工的硬核示范主阵地。通过“两性两化”招募社会力量加入,打造各品类丰富的公益教室、如:乐器教室、茶艺教室、手工教室、烘焙教室、书画教室以及锻炼瑜伽健身类教室等,为职工提供专业、舒适的培训氛围。并提供数字化“数智工人文化宫”系统功能,提供人脸签到、班级建群、消息通知等便捷功能,提升职工参与度与体验感。把市工人文化宫打造成为推动基层阵地服务升级的核心力量,打响“爱在四季·工会有约”工会品牌。

二、镇级文化宫分宫:阵地服务下沉的桥头阵地

在市文化宫资源聚合及“爱在四季·工会有约”品牌优势引领下,乡镇分宫等镇级阵地迅速建设并崛起。通过八个一工作机制,即成立一套领导班子、研制一张需求度调查表、制定一张项目服务清单、打造一个宣传平台、构建一个协调机制、成立一支文化服务队伍,制定一套服务保障机制、打造一张资源合作网,全方位为分宫建设保驾护航。同时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优化分宫人员配置,把优质资源下沉,通过“点对点”上门服务,延伸了工会服务触角,扩大了服务覆盖面,解锁了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进一步深化了“15分钟公益文化幸福圈”的内涵,让职工近距离或零距离乐享高品质、多样性的公益服务。

三、小三级工会:阵地服务的毛细血管

海宁市总工会近年来在全市各乡镇47家企业进行了“爱在四季·工会有约””公益课阵地授牌。通过把企业自有阵地与工会阵地结合,通过工会优质品牌输出极大促进了职工的幸福感,充分发挥了小三级工会在阵地服务上的活力与效能。创出了一条工会借势借力、合作共建共享服务“三工”的新路子,在丰富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同时,提升了企业职工的获得感、成就感,架起了工会干部与企业、一线职工的“连心桥”。

(二)工作成效

打造三级“硬核阵地”,强化服务职工基础支撑过全面阵地布局提升扩面,海宁市总工会爱在四季·工会有约”公益大课堂构建职工学习、交流、成长的“一站式”平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强化工会阵地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全年共推出书画类、手工类、音乐类、体育类等60多个培训项目,增设茶艺、手工等25期提高课程,共计309期,服务职工36876人次职工满意度连续保持98%以上。

二是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延伸阵地辐射范围打破空间限制,将工会服务延伸至职工“家门口”,阵地服务从“中心辐射”到“全域触达”,推动职工文化普惠共享。开展基层行点单活动18场次,推出手机摄影、咖啡品鉴等6类课程,覆盖职工5000余人。同时通过“文化富工专列”巡演35场(大型巡演5场、特色课堂15场),将红色宣讲、劳模精神、技能培训送至企业一线,服务职工1.07万人次,形成“阵地+流动”互补模式。

三是工会影响力社会效益显著提高。随着基层阵地建设的稳步推进,服务内容和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工会阵地平台逐渐成为职工政治思想引领的重要平台,公益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职工幸福度、满意度加码的重要抓手,真正做到了党政满意、企业认可、职工获利,扩大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