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机制,分步推进。将创新工作室联盟联盟共建具体要求纳入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规范化管理标准,大力宣传开展重点技术攻关促进作用,对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和单位优先考虑推先评优。按照试点先行、分类指导、提炼总结、提质扩面的步骤予以指导推进,形成不同层级、不同产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选树培育路径。
二是联动创新,共建共享。及时跟踪创新联盟进展运行情况,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指导创新工作室联盟完善日常运行机制,围绕项目施工生产、关键技术瓶颈等问题,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共同解决难题。搭建联盟间跨界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实地参观、观摩交流等形式加强职工技术交流协作,总结推广经验做法,鼓励联盟成员打破壁垒,强强联手,不断扩大创新成果。
三是服务社会,扩大影响。发挥创新工作室联盟专家团队作用,积极组织名师带徒活动,在有条件的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培训考证平台,开展特种工种上岗证、技师、高级技师等考证培训和技能大比武。2023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技术服务千岛行”促共富活动160余场,推动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品牌效应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