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浔区放大政策杠杆撬动作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拓宽劳动者职业发展通道,着力打造“高素养劳动者强链”体系。
创新做法:一是聚焦“典型示范”链,提升创业动力。在全省率先出台《“千名技能人才” 培育选树》,每年选拔技能人才1000名,授予“南浔工匠”“首席技工”等称号,择优推荐省市级工匠评选,并配套1500—8000元的津贴。二是聚焦“政策释放”链,提升创新活力。出台《“新南浔人·安心工程”实施方案》《南浔产业工人购房补贴》等新政。推进 “能级工资”,将职工技能、学历、发明等纳入“能级工资”范畴。三是聚焦“产教融合”链,提升创造潜力。实施“金蓝领”工程,协同湖州职院等高校成立电梯、稻虾共生等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南太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学院,设立“订单班”,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工作成效:近三年,全区新增技能人才2442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175人,省、市级工匠称号65人;培育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81家。
经验启示:一是加大政策供给。政府加强技能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制定奖励、购房、教育等配套新政,不断厚植技能人才成长的沃土。二是创新培育机制。围绕产业需求,加强技能人才协同培育,建强平台,实施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做好梯度化、迭代式培育,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三是激发企业活力。激发行业龙头企业育人主观能动性,探索“自评+认定”“名师+结对”“企校+实训”“联培+产学”等技能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与体系,满足劳动者和企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