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气象局工程师
黄哲
市省全国优秀气象播报员、省“十佳青年”、全国气象作业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全能二等奖、综合理论和保障三等奖
黄哲,一位年轻的气象人。工作不满五年,却在2015 年全国第九届气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个人全能第三名,并为浙江省气象局勇夺团体第一名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了全省最年轻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当我们走近这位稚气未脱的小伙时才发现,在光环的背后,有着太多感人的故事……
气象预报就是我给千家万户的新春祝福
黄哲是乐清人,受高原赤子——陈金水事迹的感染,让他从小就立下了成为气象人的志向。基层气象站条件有限,人员配置少,黄哲身兼数职,测报员、预报员和仪器保管员。气象测报365 天全天候工作,每到逢年过节,黄哲都必须坚守岗位。当我们问到此处时,黄哲的眼眶湿润了:“每当万家灯火、爆竹喧天的时候,我只能在播报间陪伴我的气象仪器,那时我特别想家,想起千里之外的父母,都会潸然泪下。但我会对父母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用气象播报给千家万户送去新春的祝福。”
只要有用愿一直住在大山里
2013 年7 月,临安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持续的高温干旱不仅给雷竹、山核桃、高山蔬菜造成严重影响,一度对群众的用水也造成了威胁,黄哲被派到了昌北山区实施人影作业。昌北山区,山高路陡,沟壑纵横。为了等待人影作业的最佳时机,黄哲一待就是20 多天。这20多天里,黄哲和他的同事风餐露宿,陪伴寂寞,忍受着虫蝇的叮咬和蛇兽的威胁。困了就在帐篷里打个盹,渴了就舀捧石缝中的泉水,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眼睛却时刻注视着仪器上的雷达回波。
8 月15 日,昌北山区终于下起了久违的大雨,干裂的土壤润湿了,耷拉的草木振作了,村民们欢呼了。当他们知道这是黄哲他们实施第23次人影作业的成果时,一位老大娘握着黄哲的手说:“小伙子,你是我们的大救星,下雨了,竹林有救了,山核桃有救了,我们的喝水也不愁了……”黄哲说:“如果我们在大山里能为你们提供有用的服务,我们愿意一直住在大山深处。”
精准播报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敬重
天晴下雨,对于我们来说,那是再平常不过的,而对气象人来说却并非如此。2015 年6月23日,天气阴沉,万籁俱寂,昌化地区普降大雨,大家都没意识到这场大雨的不一般。黄哲却有了警觉,气压超低,强对流,云团移动缓慢,这雨下的时间会很长,雨量会很大,昌化地区很多民房依山而建,潜伏着巨大的生命危险。黄哲马上向局领导报告,并建议迅速实施转移。当地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转移人口。果不其然,降雨持续20 多小时,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发生泥石流,民房冲毁倒塌。由于转移及时,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零死亡。在此期间,黄哲在预报室持续工作46个小时,为前线自救提供准确数据支撑。暴雨过后,阴霾散尽,天空显得格外清朗,黄哲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工作室,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气象精准播报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敬重,我必须敬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