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波劳模创新工作室
劳模之光闪耀金华电力——李立波劳模创新工作室事迹
李立波劳模创新工作室2011年授牌成立以来,省电力公司劳模李立波带领12名骨干,致力于开展电力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成为金华电力的一道耀眼风景线。
2011年,为了解决农村台区低压检修工作停电范围大、低压故障停电影响户数多、接地线不易装设等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工作室开展课题攻关,成功研制了新型低压接户线多功能配电箱。原来接线方式下,农村低压台区所有接户线通过台区总保及闸刀控制。任何一条接户线停电工作或者故障,整个台区必须同时停电。新研制的多功能配电箱安装在每条接户线首端,电流从配电箱进线经过保护器到双投接地闸刀再接到终端用户。通过加装这种配电箱,在总保和家保之间增加了一道保护,故障停电只影响一条接户线上的用户。通过双投接地闸刀进行接地操作,避免了传统接地方法损伤导线、操作麻烦的弊端,同时大大缩短了接户线停送电操作时间,一次接地线装、拆所需时间仅需2-3分钟。另外,在双投接地闸刀上加装了防误操作挡板,完善了停电、验电、挂设接地的操作步骤。新型配电箱的应用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不仅能够多供电量,对用户的优质服务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达到了电力企业与用电客户双赢的效果。创新成果已在金东区范围内推广应用,该课题通过了省电力公司群众性创新成果验收,在2011年中国质量协会“玉柴重工”杯QC成果发表赛获得二等奖,课题成果之一“闸刀防误挡板”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1年底,为了解决10kV线路搭接工作中因为相位不对应导致重复翻相的问题,工作室开展课题攻关,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对10kV线路进行远程核相,以变电所母线相位为基准,对10kV线路全线进行相位确认,并装设自行研制的新型可变相位牌,新相位牌采用自定义相位方式,能够满足单回、双回线路各种相位排列的挂牌要求。该课题成果2012年在金东开发区10kV线路推广应用,线路搭接重复翻相率从之前的29%下降到4%以内,通过核准线路相位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课题获得金华电业局优秀QC成果二等奖。
为了更好的服务电力用户,李立波劳模创新工作室紧紧依托金华“亮亮电力服务”平台,主动开展“走进开发区送服务、走进中小学送安全、走进孤老困难户送温暖”的“三走三送”活动,把电力服务从柜台延伸到了用户家门口;定期开展技能讲堂、应急演练、模拟业务受理等技术练兵活动,提高员工技术技能,为客户提供更快速、更规范、更高效的电力服务。
在劳模精神的鼓舞下,工作室营造了“学先进、比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团队成员发挥专长、协作共进,在优化服务品质、创新营销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提升企业效益等方面纷纷献计献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国家电网“你用电 我用心”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