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解难题,市总工会以蹲点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1-06-10 09:40:58 作者: 来源:组宣女工部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为基层和职工办实事解难题,更好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市总工会决定于2021年5至10月集中开展全市工会系统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活动。把蹲点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以及与工会重点工作推进结合起来开展。
一、把蹲点活动作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
蹲点活动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会进万家”调研走访慰问活动、“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等相结合,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为基层和职工办实事解难题,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厚植工会根基,真正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着力推动工会机关工作重心回归企业、回归工人,着力推动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着眼企业、着眼工人,不断改进思想、改进作风、改进工作,切实履行好工会组织的职责使命,进一步聚焦主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截至5月底,市县两级工会共开展“当一周工人”活动15批次,参加活动的工会干部职工109人,进驻服务企业21家。
二、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办实事解难题作为蹲点活动的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使用职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利用早会、工余时间等,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工会工作,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要求和号召上来。二是开展维权服务。了解掌握蹲点单位劳动关系矛盾纠纷的焦点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普及劳动法律法规,提高职工法治意识,及时反映职工诉求,引导职工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着力做好下岗职工、农民工和困难职工服务帮扶工作,督促蹲点单位对欠薪、欠保等逃避用工主体法律责任的现象加以整改。对“三新”领域就业群体特别是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等群体的权益保障,积极推动或会同有关方面妥善处理。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劳动争议化解、法律援助等工作,力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解决实际问题。对涉及蹲点单位发展、职工权益的各类问题,特别是对职工反映强烈的生活困难、下岗失业、工资社保、劳动保护、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就地解决;蹲点单位难以解决的,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妥善解决。问题比较复杂的,协调有关方面多渠道推动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耐心向职工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综合协调后逐步解决。在向全市产业工人开展的调查问卷中,共收回有效问卷9400多份,收集问题诉求9000多条次、30多类项。
三、把握重点环节,确保蹲点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注重工作融入。蹲点活动对象单位以劳动关系情况比较复杂的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和县级以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为主,重点围绕劳动关系矛盾突出、工会工作薄弱和未建工会的企业所在地区开展工作;真蹲、真干,与当地干部融为一体,增强力量,形成合力;尊重依靠当地干部,协力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结合当地党委、政府和工会重点工作,推动工会工作取得新进展。二是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开展产改专项课题调研,带着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努力寻找、思考破解的“良方妙招”。三是着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以“三新”领域八大群体建会入会为重点,拉清单、订计划、配力量,突破小微企业、平台企业建会和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难题,尽快实现“应建尽建”目标。在地方工会的积极配合下,推动单位建会、职工入会。对已建工会的单位,帮助完善制度机制,探索推进适合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维权服务实效。今年五月以来,先后组建全国首家地市级网约送餐员工会和全市首个村级联合工会等新领域新群体工会。